實際上這是通識課的作業 : P
想說做了就發表出來吧~呵呵
科學家和社會學家對於世界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這點是我相當認同也相當有體會的一點。其來何自呢?我想先談談我的求學經驗。
在高中時期,我們都要選擇自己的組別。會選擇第一類組的,幾乎都是對於數學、物理與化學沒有興趣的一群人。而選擇二三類組的人呢?在我的認知裡面,大約有七成的人是不知道該選哪裏好,就暫時居於這個圈圈裡面,反正未來想換再換就好了第一群。
而我自己呢?
我選擇了第一類組。原因僅是認為自己讀自然組是讀不贏台北的各個優秀學府而已。然而,在社會組的日子類卻總是讓我覺得一絲煩悶,覺得世界應該是有個共同的規律,不應該是一個隨你解釋就好,也不應該只是歷史中的種種紀錄而已。因此,自己又多花了錢去上甲組的數學;花了時間去上物理。以其滿足自我那份對於邏輯的追求。到了大學,我上了清大經濟。
經濟是門最科學化、數學化的學科,但是它忽略了太多的現實,再加上學校所學種種不知該如何與實際社會中的種種做接軌,使的這段學習的歷程讓人充滿了困惑。直到大三、大四的這段時間內,有了幾個嶄新的感觸。
這一切都從服務科學開始。
當聽到服務科學的時候,我們多半所認為的都只是服務業的管理與營運,其實不然。服務科學的全名為”Service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這門學科所研究的一切都是”服務”,而不是”服務業”。舉個例子來,像是政府部門的緊急救難機制,這不就是在緊急期間由政府主導的服務嗎?而其所服務的群體不就是你我這些小市民嗎?
而所有的服務所追求的是些什麼事情?以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所追求的東西稱作邊際效益(Marginal Utility),也就是能支撐一家公司的經濟收入。到此為止的東西,充其量只能算是社會科學,這個學門裡的自然科學又是些什麼要素呢?此要素就是"Science"與"Engineering"。Science要素所追求的,是要使的所有一切的服務有學理來做支撐,以創造一個電子商務平台為例:創造一個平台,是要增進使用者的那些要素呢?如果是要增加使用者的方便性,那以交易成本理論來論述,我們平台所減少的成本是那些,有辦法使的邊際效益大於成本嗎;Engineering要素則是提供我們達成我們的目的的工具。像是電子資料傳輸的方式、資料結構、描述方式等。
這個方法使的科學家的架構、組織的概念與社會學的相關性和經濟學的因果構面緊密的連結在一起。在我看來,我們單從一個角度來檢視會產生過多的缺陷。像是科學家的角度,就很難理解客戶為什麼不去使用科學家所設計個系統工具;而已社會學家的角度,就難以以宏觀的角度看待事理;用經濟學家的角度,則過於簡化了人類的複雜性。
也就是這些缺陷,因此逐漸的演化出一種分析思考工具。以提供這三種不同的人來共同描繪同一件事情,這種思考方式稱之為架構化思考。也就在接觸這門學科之後,讓人發現到原來世界是可以有一個宏觀的描繪工具,而不會像過去只以單一構面來思考所面臨的窘境,使得現在的我體會到科學與社會的結合。就像是太極圖,有巨大的黑,有巨大的白,在白中有黑、黑中有白,而相互間會形成一個圓,帶來生;帶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