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子」是誰?
第一次知道有電音三太子這東西,是在去年的高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那帶點台味、帶點風趣的表演,攜來那熟悉又遙遠的印象;可能很多人與筆者一樣,都沒有真的看過三太子、八家將的表演,這一族群所帶來給我的觀感來自於長輩、來自於朋友間的流傳;故事總是一群不良的青少年,步入正途的劇情。
依照自己的了解,過去,陣頭是宗教的儀式,也是地方上的一大盛事。擔任抬轎、扮神的人,是地方上有名望、受人尊敬的人士。只是,隨著時代的轉變,年輕人與上一輩出現了斷層;老一輩認為三太子是神明的化身,必須遵循古法、恭恭敬敬的服侍神明的身軀;年輕一輩的,認為三太子是生活中的一部份,是那遙遠卻又熟悉的一個身影。三太子是神明,也是生活中的玩伴,更像是家庭中的一份子。最具衝突的畫面,莫過於阿泰他爸要打阿泰的時候,本來是拿著雨傘追著跑,卻在阿泰穿上三太子之後,變的恭恭敬敬,深怕有所不敬。
在這樣的觀念變化下,年輕人往都市移動,想做「現代」的工作,使人才慢慢流失;傳統尊貴的「扮神」變成勞累、不討好的事;這類民俗技藝就這樣漸漸披上了負面色彩,好像是一群社會邊緣人、家庭有問題者、沒什出息的人才會去做的活動;這可能也是部分鄉民們爭吵時所擁有的偏見吧。
喔別鞭我XD |
「麥給人看無」
故事一開始,阿泰放棄台北的學業,回到家鄉,帶著什麼樣的心情我們不得而知。而回家後與父親的爭吵,激起了阿泰心中的傷痛,這樣的傷痛讓他更想要反抗父親,也想要藉由反抗來得到肯定。「我想要去美國」一句話道出了青年的迷惑,阿泰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卻也不肯被父親瞧不起;心中有股熱情,但是這股熱情卻沒有方向。
枝仔冰 |
好家在,每次阿泰出包的時候,殺妹就會跳出來打情罵俏(!?)把阿泰拉回現實之中。
「阿公的語言」
這部電影,如果沒有中文字幕了畫,應該很多台灣人也看不懂吧(好啦是我不好)。自己就好多字都要看看英文註釋,才會豁然發現,喔,是這意思啊;也有可能是自己台語太爛了。這就又是前面所提及「熟悉,卻又不清楚的畫面」,台語對現在很多人來說,似乎都是可以聽得懂簡單的,但是說起來都爆好笑;另外,與阿公輩對話的時候,幾乎都是自己說中文,阿公說台語,一旦嘗試說台語時,阿公還會說:你講國語我才聽得懂XD。
這一幕不知道有多少人有相似的經驗?不管聽不聽得懂的觀眾,多少都能體會中間的笑料(如果是看英文了話就不一定啦…),這不就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嗎?而且台語講起話來,真的是俗又有力啊!!!
像是版上一片喜愛的梨子,當他說「齁挖打」的時候,是用中文講「跟我一起打」,應該會有點無言吧XD。台語是種奇妙的語言,對於我這個聽得懂三成,講不出來的小鬼有種無限的親和力。
梨子:跟我打 |
新的傳統
民俗技藝之所以流傳下來,是因為有廣大的觀眾群。上一次與同學相約去看八家將、電音三太子是什麼時候呢?或著,上一次去廟裡拜拜是什麼時候呢?這些東西好像離二十來頭的人有點距離,好像是我們要繼承的一部份,卻又不怎麼熟悉。但是,無意間看到表演的時候,心裡知道,這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這有些衝突,又有點傻傻的疑惑,就在我們四周,無時無刻。這樣子的情況,是傳統?還是現代?
這樣的衝擊與矛盾,是文化嗎?是搞不清楚自己有些什麼東西的表現嗎?這樣子的疑惑,是我們獨有的嗎?這一群人,在傳統中嘗試改變,做出讓觀眾覺得很Rock的表演,用熱血、青春與行動;個人認為這是我們覺得好看的原因,也是打動我們情感的重要關鍵。因為,在影片中我們發現,他們也是「人」,也在走向自己的夢想;而培育他們的沃土,是名為「陣頭」的傳統。我想,這才是政府炒多年的文化創意產業所需要的內容吧;一個能夠代表我們,又能夠帶動地方、民眾精神的錦旗。
一個符合現代人口味、思想的表演,才能夠深入、才能夠被記憶,才會流行,也才會有影響力。劇中,在台上做最後表演的時候,有多少人有心理的悸動呢。有多少人是因為這齣戲,才第一次了解到想像中的陣頭呢?
新戲不一定全然會是好的,總是有不合口味的人;傳統戲也不見得都是無趣,不精彩的,想想有多少人被安營的小鬼煞到吧XD。一個能夠傳達到心靈深處的符號、戲劇、言詞或是人物,才是我們需要去追求、去理解,並且發揚光大的作品。個人真的相當喜歡這部片呢。
附上幕後
文化?文創?
首先,先問問各位,什麼是文化?
在筆者看來,文化是種承先啟後的概念。先依照時間的順序,可以將文化分之為三塊:「傳統」、「現代」與「未來」。傳統,就是離我們有點時間的生活型態,像是廟宇的三太子,從來沒看過的八家將等等;現代,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大小事務,包括李大人、吳英雄、捷運、流行等等生活中元素的集合體;未來,就是對於世界的想像。
而文化的流傳,就是去檢視傳統,找到要的部分與不要的部分,與現代生活融合,就成為表演、流行語共同的記憶。我認為,這就是文化,這就是為什麼「陣頭」會如此令人感動之處,陣頭緊緊抓住了我們小時候的經驗,並將之呈現在大螢幕上,那熟悉的語言、熟悉的父母、半熟不熟的廟宇與那純純的熱血,都是一再提醒著「你,在這塊土地出生」。而訴說著自己的故鄉,就有靠所的人的創作與表現。
行動。感動
其實,要打動人心很簡單。只要讓人知道,你在努力,在讓世界知道「台灣」。不管是台灣三太子在印度、王建民、曾雅妮還是世博,那一同的感動、感觸與經驗,都是傳承著我們生在這裡的印記。如何保存屬於台灣的精神,讓台灣以外的人覺得特別,是我們要努力去思考、實踐的。
如果有任何想說的,歡迎來粉絲團泡泡茶 : )
同時發布於PTT Movie 1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