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源發佈於 咆嘯網
台灣從2002年開始提倡文創產業,但至今仍然讓人感到困惑。從維基百科的定義來看,文創產業是包山包海的,這也讓人覺得無所適從。然而,貝殼熊認為,文化創意並沒有這麼艱澀難懂,因為文化就是一個「圖騰」,連結了過去與現在。
台灣從2002年開始提倡文創產業,但至今仍然讓人感到困惑。從維基百科的定義來看,文創產業是包山包海的,這也讓人覺得無所適從。然而,貝殼熊認為,文化創意並沒有這麼艱澀難懂,因為文化就是一個「圖騰」,連結了過去與現在。
說實在的,我們很難用嘴巴說出我們的傳統、文化特色究竟在哪裡?因為自從我們出生以來,就已經處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這股力量默默的推著我們向前行進。在學習英語的過程裡,又再次加深了這股力道。我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增加了對美國(英語系)文化的認知,並建立起他們是較高等文化的概念。不知不覺中,我們將自己生活中的種種經歷視為理所當然,卻沒有想過「生活」這件事是如此的獨特。
「文化就是生活的體現」
像是以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為例,明明劇情就是單純的戀愛故事,卻引起大眾的熱情!因為,這是過去的生活經驗體現。不管在那個時間點,觀眾有沒有追過女孩(或者是被追過),都會引起高中生活的連結。那蠢蠢的過去,似曾相似的學校,還有人不太好(或很好)的教官。
這樣的共同經驗,就是我們的文化所在。
透過我們對於「傳統」的篩選,要的部分,就會在成為我們生活中元素之一;不要的部分,我們將之稱為「傳統習慣」。這樣子所篩選下來的「傳統」,將會成為每個文化體所獨特的「圖騰」。而這獨特的 「圖騰」,就是我們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關鍵素材。
我們現在在路上可以看到很多不同國家所帶來的「圖騰」,像是:
等很多很多品牌。但是,一旦追究其產品供應鏈,會發現到九成九都是Made in China。只是上面多了一個圖騰,價格就跳了好多倍。消費者之所以購買這個圖騰的商品,是想要有他們的生活、精神。這符合消費者現在的身分地位,滿足了很大部分心理上的需求,也是認同外來文化的表現。
這正好是我們很少去思考的。在科技產業專業化分工的趨勢下,台灣成為了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代工產業角色,成就了過去,卻苦了現在。追求硬體效能的思維,不再成為產品賣座的唯一關鍵元素,利用服務來增加客戶的黏性成為了現今的主流。
可是,「服務」與「文創」有什麼關聯?
我們先來看看Google的例子,美國之所以成就出Yahoo!、IBM、Google等網路巨擘,與其民族性有著深厚的關係。因為,他們是擅長「使用工具」的民族。透過鼓勵思考的教育,美國學生要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而答案可能有很多種。因為這樣,需要有一套工具來協助他們增進找到答案的效率,就因為這樣「搜尋引擎」因此誕生。
因此,貝殼熊將「搜尋引擎」視為文創所衍生出來的服務。我們太愛把文創定義在藝術品上面,卻忽視了「生活」才是文化的表現。這就跟我們太習慣於公式、唯一解的教育,使得我們很難看到事情的眾多面貌。
在台灣的歷史上,有著太多元的經歷,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中華民族等等的交流、生根,造就了我們的獨特。卻也因為時代的潮流下,逐漸將我們塑造成一個以製造為思考的整體。幸運的是,我們再次有了一個轉變的機會,透過Apple打亂世界既有秩序之時,正是我們可以轉變的契機。
這是我們與中國差別極大的一個地方「歷史經驗的不同」,做代工他們可以學習,但是,生活經驗的細緻度是無法學習的,這就是我們的一個立基點所在。現在,再來看看魯凱族的圖騰(下方),這和上面的LV又有哪些不同呢?
台灣這個島嶼,有哪些「圖騰」是可以表現我們精神的?什麼樣的生活是我們所擁有的?歡迎大家上「咆哮網」的粉絲專頁,與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