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ext 數位時代 編輯部 實習心得
起源
當初會進入數位時代,其實只是參加了一個競賽,在一次的說明會當中與創辦人有了一段滿充實的對話,之後就來到了這裡參與了一個半月左右的網路編輯工作。在這段時間裡,自己沒有感覺到太多的自我成長,不過旁人似乎有感覺到,這種感覺是還滿奇妙的。
為了避免有人搞不清楚數位時代是做些什麼的公司,在這裡先做個簡單介紹。數位時代是台灣第一的科技財經雜誌,每月發行量達八萬份,為巨思文化集團下面的一本雜誌;其下另有「經理人」與「Shopping Design」。
在準備比賽的時候,寫下了本部落格第一篇文章,這也是小狗開始練習獨立思考的開始,在此附上連結與各位分享,順便檢視檢視自我的成長: )
數位時代媒體群介紹影片
編輯部的必備技能
小狗實習的單位是網路新聞部,工作內容包含了:
一 國際重要科技、網路新聞的即時編譯
二 國內重要科技新聞的整理
三 國內外重要報告的重點摘要
四 協助採訪
五 隨時需要你做的大小事
在這裡,所需要的背景與相關技能要求有些什麼呢?
壹、寫作能力
編輯部的工作就是不停的寫作文,將很多很多的資料濃縮,並轉化為大眾喜歡、習慣看的言語來表達;這樣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小狗最大的障礙之一。小時候,我最痛恨的功課除了英文外就是作文了,因為每次都不知道要寫些什麼,再加上很不會亂喇賽衝字數,要不然就是寫一寫發現很多字都寫不出來...對於作文的先天障礙,常常限制著自我的表達清晰與明確度。
這從哪裡看的出來呢?聽聽看我小時候的故事吧。在小學的時候,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要求小孩要寫日記來記錄每天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不過通常只有乖小孩才會好好寫。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玩了一整天回家之後,媽要我把今天所發生的事寫在日記上面,說完人就出門了,而小狗呢,聽完媽媽的話之後,就開始想,今天我在玩些什麼呀?過了半小時後,媽媽回來,結果我一個字都還沒寫XD;因為我實在想不出今天有啥特殊的哈哈哈;寫作能力就從此困擾我到現在。
現在想想,當初真的是好勇敢才敢接這份一點都不適合我的實習呀。
由於創辦人的經歷是雜誌社主編出生,因此相當的注重寫作技巧,這使得我一開始壓力超大。在開始的前幾周,有幾次創辦人找我去辦公室,問我說:「小狗,你有寫作的熱情嗎?」、「你的文筆真的很差,差到我都不知道要怎麼改。」、「你必須要再多更多寫作的練習。」或是「你去模仿六先生部落格上面的創業家文章,照著格式寫,寫完再給我看。」結果看完後還是說我完全不行哈哈哈。
小狗認為到現在為止,要如何好好地寫一篇文筆順暢、表達通順的「報導式」文章,對我來說還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因為我覺得創辦人跟我講的我都懂,但是她都覺得我聽不懂(噗噗),我想這就是新聞媒體專業長期訓練下來的差異吧。其實,從數位時代在徵求實習生的科系中也不難推測其「媒體」的腳色定位,與小狗同期的的實習生當中,一位來自於政治大學新聞系,另一位來自於交通大學傳播所,這兩位的文筆通順,寫作速度之快真的不是我比得上的。
補充閱讀:新聞媒體寫作之技巧與結構
貳、英文寫作能力
英文能力不但在工作上重要,在寫作上也很重要,因為重要的科技新聞大多來自於國外。在數位時代首頁上面的科技新聞其資料來源大多來自於TechCrunch、Venture Capital、Fast Company、Tech News World、AllthingD、Bloomberg、Business Insider、GigaOM等重要科技新聞網站,或是一些新聞彙整網站,如Mashable、Techmeme。這些資料都是英文,也導致翻譯的精準度與速度接非常重要,同時間,這也是小狗最不擅長的兩大項之一...(因應英文的需求,小狗從此愛上Google翻譯...)。
但是,接下來的問頭就來了,在這麼多國外網站的新聞中,數位時代編輯群們是怎麼尋找最重要的新聞題材?是怎麼決定要編一哪一篇文章呢?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只依靠著每位編輯個人的判斷力ˇ,當編輯覺得有趣的時候,就翻吧。所以,是否每一則新聞都是重要、有價值的呢?這就見仁見智了。因為最重要的科技大事實在是有限,要是真的非常大,其實每一家報紙新聞都會寫...這樣的情形,會導致一個很嚴重的情況 - 「撞稿」。
當你翻譯一篇文章到一半,或是根本寫完的時候,要準備PO上後台才發現,X的,有人先PO了,這時候心裡實在會有說不出的苦呀。數位時代編輯群是怎麼解決這樣的情形呢?
解決方式很簡單,也很原始,就是你先將標題翻出來打到後台上,看到候你就不要寫就好了。只是這種解決辦法,在面對人類的惰性的時候...哈哈哈就只能這樣笑了;不然就是有前輩先寫了,你能怎麼辦哪。(其實也常常會忘記上去看,就自己寫自己的寫得很爽,然後就...)
參、資料蒐集後的再寫作
前面的工作內容中有提到一點是整理國內的重要科技新聞,這些資料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就是報紙間的互相參考啦,在看到一篇覺得重要的文章之後,就再去找找有些什麼這家公司的相關資料可以再補充進來,在重新加工之後就又是一篇全新的文章了。
當初在做這份工作的時候,會覺得這好像是在學校做報告的的後會做的事唷,抄抄改改、改改抄抄的。但是做了一周之後,發現每家報社的文章內容幾乎都是差不多呀XD,都是改來改去,小狗實在搞不太清楚哪邊是第一篇呢,我覺得都長好像。
為了因應文章內容都差不多的問題,小狗將腦筋動到了券商的研究報告上面,想說東超一些西抄一些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吧,可是在這裡又遇到了另一個問題,「有些公司搞不太清楚是在做些什麼的」,要重新研究了話一天上班時間又過去了,隨便亂寫又覺得很不好。搞得我累死了唷,而且,要是一整天都耗在這裡,實在是很不應該阿;因為有這樣的惰性,所以資料常常還是改編於各大報社...
幾個例子吧,當時的月經文之一就是元太的一句口號「7月點火,8月加溫,9月冒蒸汽,10月達到沸騰」,直接Google還會有多達15,000筆的資料呢,時間更是從2011/06~2012/03都有。這表示了一件事,其實業界就都在改來改去(誤)。
肆、忠於原作者的觀點
由於數位時代為新聞媒體集團的人跳出來創立,其定位、撰稿的方式也是「新聞報導」的型態,也就是忠於事實,提供最客觀、公正的報導來讓大眾判斷其價值與重要性,然而,何謂客觀的報導呢?
當一個人在撰寫文章之時,不就是先經過了其主觀判斷,決定要從哪個角度出發,再將之文字化嗎?這樣子,其文章不就是內含了作者的觀點嗎?這樣的文章,真的是客觀、中立嗎?這是件值得深思的事。
為什麼要先提出這樣的問題呢?因為在編譯外電的時候,其實這些意見、看法,都不是來自於數位時代的編輯,而是美國的某位記者、某些知名科技部落客,這樣的文章真的是數位時代媒體的觀點嗎?不是了話,為什麼可以出現在數位時代上面?這些問題,在進來前其實未曾想過,也沒有發現到很多資訊其實來自於幾個主要的科技部落格,在過去就是被動的接受、被動的思考,直到真的成為了數位編輯才開始想這些問題。這算必要、也可能是個不必要的條件吧。
在思考這些問題之際,也開始觀察網路新聞、雜誌等自產資訊與轉載資訊的比例,像是網路新聞方面,大多數惟台灣重要科技新聞整理與外國資訊編譯,雜誌則是相反,不過會翻譯一些編輯部認為的經典篇章。
文章未完
下面還會有下列章節:額外學會的技能、數位時代「Bnext」的管理機制、公司詳細資訊
起源
當初會進入數位時代,其實只是參加了一個競賽,在一次的說明會當中與創辦人有了一段滿充實的對話,之後就來到了這裡參與了一個半月左右的網路編輯工作。在這段時間裡,自己沒有感覺到太多的自我成長,不過旁人似乎有感覺到,這種感覺是還滿奇妙的。
為了避免有人搞不清楚數位時代是做些什麼的公司,在這裡先做個簡單介紹。數位時代是台灣第一的科技財經雜誌,每月發行量達八萬份,為巨思文化集團下面的一本雜誌;其下另有「經理人」與「Shopping Design」。
在準備比賽的時候,寫下了本部落格第一篇文章,這也是小狗開始練習獨立思考的開始,在此附上連結與各位分享,順便檢視檢視自我的成長: )
數位時代媒體群介紹影片
編輯部的必備技能
小狗實習的單位是網路新聞部,工作內容包含了:
一 國際重要科技、網路新聞的即時編譯
二 國內重要科技新聞的整理
三 國內外重要報告的重點摘要
四 協助採訪
五 隨時需要你做的大小事
在這裡,所需要的背景與相關技能要求有些什麼呢?
壹、寫作能力
編輯部的工作就是不停的寫作文,將很多很多的資料濃縮,並轉化為大眾喜歡、習慣看的言語來表達;這樣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小狗最大的障礙之一。小時候,我最痛恨的功課除了英文外就是作文了,因為每次都不知道要寫些什麼,再加上很不會亂喇賽衝字數,要不然就是寫一寫發現很多字都寫不出來...對於作文的先天障礙,常常限制著自我的表達清晰與明確度。
這從哪裡看的出來呢?聽聽看我小時候的故事吧。在小學的時候,很多爸爸媽媽都會要求小孩要寫日記來記錄每天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不過通常只有乖小孩才會好好寫。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玩了一整天回家之後,媽要我把今天所發生的事寫在日記上面,說完人就出門了,而小狗呢,聽完媽媽的話之後,就開始想,今天我在玩些什麼呀?過了半小時後,媽媽回來,結果我一個字都還沒寫XD;因為我實在想不出今天有啥特殊的哈哈哈;寫作能力就從此困擾我到現在。
現在想想,當初真的是好勇敢才敢接這份一點都不適合我的實習呀。
由於創辦人的經歷是雜誌社主編出生,因此相當的注重寫作技巧,這使得我一開始壓力超大。在開始的前幾周,有幾次創辦人找我去辦公室,問我說:「小狗,你有寫作的熱情嗎?」、「你的文筆真的很差,差到我都不知道要怎麼改。」、「你必須要再多更多寫作的練習。」或是「你去模仿六先生部落格上面的創業家文章,照著格式寫,寫完再給我看。」結果看完後還是說我完全不行哈哈哈。
小狗認為到現在為止,要如何好好地寫一篇文筆順暢、表達通順的「報導式」文章,對我來說還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因為我覺得創辦人跟我講的我都懂,但是她都覺得我聽不懂(噗噗),我想這就是新聞媒體專業長期訓練下來的差異吧。其實,從數位時代在徵求實習生的科系中也不難推測其「媒體」的腳色定位,與小狗同期的的實習生當中,一位來自於政治大學新聞系,另一位來自於交通大學傳播所,這兩位的文筆通順,寫作速度之快真的不是我比得上的。
補充閱讀:新聞媒體寫作之技巧與結構
貳、英文寫作能力
英文能力不但在工作上重要,在寫作上也很重要,因為重要的科技新聞大多來自於國外。在數位時代首頁上面的科技新聞其資料來源大多來自於TechCrunch、Venture Capital、Fast Company、Tech News World、AllthingD、Bloomberg、Business Insider、GigaOM等重要科技新聞網站,或是一些新聞彙整網站,如Mashable、Techmeme。這些資料都是英文,也導致翻譯的精準度與速度接非常重要,同時間,這也是小狗最不擅長的兩大項之一...(因應英文的需求,小狗從此愛上Google翻譯...)。
但是,接下來的問頭就來了,在這麼多國外網站的新聞中,數位時代編輯群們是怎麼尋找最重要的新聞題材?是怎麼決定要編一哪一篇文章呢?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只依靠著每位編輯個人的判斷力ˇ,當編輯覺得有趣的時候,就翻吧。所以,是否每一則新聞都是重要、有價值的呢?這就見仁見智了。因為最重要的科技大事實在是有限,要是真的非常大,其實每一家報紙新聞都會寫...這樣的情形,會導致一個很嚴重的情況 - 「撞稿」。
當你翻譯一篇文章到一半,或是根本寫完的時候,要準備PO上後台才發現,X的,有人先PO了,這時候心裡實在會有說不出的苦呀。數位時代編輯群是怎麼解決這樣的情形呢?
解決方式很簡單,也很原始,就是你先將標題翻出來打到後台上,看到候你就不要寫就好了。只是這種解決辦法,在面對人類的惰性的時候...哈哈哈就只能這樣笑了;不然就是有前輩先寫了,你能怎麼辦哪。(其實也常常會忘記上去看,就自己寫自己的寫得很爽,然後就...)
參、資料蒐集後的再寫作
前面的工作內容中有提到一點是整理國內的重要科技新聞,這些資料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就是報紙間的互相參考啦,在看到一篇覺得重要的文章之後,就再去找找有些什麼這家公司的相關資料可以再補充進來,在重新加工之後就又是一篇全新的文章了。
當初在做這份工作的時候,會覺得這好像是在學校做報告的的後會做的事唷,抄抄改改、改改抄抄的。但是做了一周之後,發現每家報社的文章內容幾乎都是差不多呀XD,都是改來改去,小狗實在搞不太清楚哪邊是第一篇呢,我覺得都長好像。
為了因應文章內容都差不多的問題,小狗將腦筋動到了券商的研究報告上面,想說東超一些西抄一些應該也不會有人發現吧,可是在這裡又遇到了另一個問題,「有些公司搞不太清楚是在做些什麼的」,要重新研究了話一天上班時間又過去了,隨便亂寫又覺得很不好。搞得我累死了唷,而且,要是一整天都耗在這裡,實在是很不應該阿;因為有這樣的惰性,所以資料常常還是改編於各大報社...
幾個例子吧,當時的月經文之一就是元太的一句口號「7月點火,8月加溫,9月冒蒸汽,10月達到沸騰」,直接Google還會有多達15,000筆的資料呢,時間更是從2011/06~2012/03都有。這表示了一件事,其實業界就都在改來改去(誤)。
肆、忠於原作者的觀點
由於數位時代為新聞媒體集團的人跳出來創立,其定位、撰稿的方式也是「新聞報導」的型態,也就是忠於事實,提供最客觀、公正的報導來讓大眾判斷其價值與重要性,然而,何謂客觀的報導呢?
當一個人在撰寫文章之時,不就是先經過了其主觀判斷,決定要從哪個角度出發,再將之文字化嗎?這樣子,其文章不就是內含了作者的觀點嗎?這樣的文章,真的是客觀、中立嗎?這是件值得深思的事。
為什麼要先提出這樣的問題呢?因為在編譯外電的時候,其實這些意見、看法,都不是來自於數位時代的編輯,而是美國的某位記者、某些知名科技部落客,這樣的文章真的是數位時代媒體的觀點嗎?不是了話,為什麼可以出現在數位時代上面?這些問題,在進來前其實未曾想過,也沒有發現到很多資訊其實來自於幾個主要的科技部落格,在過去就是被動的接受、被動的思考,直到真的成為了數位編輯才開始想這些問題。這算必要、也可能是個不必要的條件吧。
在思考這些問題之際,也開始觀察網路新聞、雜誌等自產資訊與轉載資訊的比例,像是網路新聞方面,大多數惟台灣重要科技新聞整理與外國資訊編譯,雜誌則是相反,不過會翻譯一些編輯部認為的經典篇章。
文章未完
下面還會有下列章節:額外學會的技能、數位時代「Bnext」的管理機制、公司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