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似乎特別喜歡「明」的故事。雖然沒看過「明朝的那些事」,但是這次在閒暇時光中看了一本歷史改編小說「錦衣夜行」, 內容是主角因為一場事故,從現在回到了過去,並因長相相似於一位被暗殺的錦衣衛而意外成為錦衣衛的一份子,從此成為特務頭子,協助明成祖發動靖難之變。因為其來自於未來的知識,避免了明代所會碰到的動亂,使的明朝成為世界第一個發現遠洋航線的國家。
故事中,不外乎是主角一次次地化解了危機、結識女傑、娶嬌妻、加官封侯,從濺民成為國公的情節。然而,仔細去思索,有些概念何嘗不是人生中不可不注意?
專業
兵之可以為將,不只勇猛過人,加上指揮調度、洞察軍情之材,更勝者,建立威望、獲得人心,是謂領導。好的人才似乎都是從專業出發,再由專業跳至其他的面向,也就是依照點、線、面的模式擴張,前一分的工作總可以成為下一份工作的墊腳石,不斷的累積自我,建立深且寬的「護城河」。很多故事裡的主角是這樣演,現實社會裡的例子也是不勝枚舉,只是當下似乎難以察覺,一旦察覺之時,又已有了一定的深度了。
在訪談成功人士的時候,往往會問到當初是如何規畫職涯的,但也常得到一句話「機運」與「態度」;成功的原因還真是難以釐清阿。
粽子
當離開技術職位之後,漸漸會碰到管理議題,也就是要處裡「人」的部分。這時後,能否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變得沒那麼重要,讓每個人都能有共同的利益目標變成首要工作。這就像是包粽子不會只包一顆,而是會做成一串一串的;在大粽子下面的小粽子,不能自立,只能共生,一枯具枯、一榮共榮。傳統的中國社會中相當的常見,像是晉代的士族、世家、門第,明代的的江南文人與北方文人。不只是文人,武人也會有自己的關係網絡。
故事的主角夏潯在依照永樂大帝的指示建立類錦衣衛組織「飛龍秘諜」,協助靖難成功之後,交出飛龍給予北鎮撫司紀綱。為了保證自己的勢力,在交出飛龍前,建立了私人武裝「潛龍秘諜」繼續提供各地方的情報,這成為主角對於民間情報的主要來源,也是建立親信時最重要的支柱;只是,檯面底下的力量不能夠曝光,因此需要另一檯面上的力量。夏潯身分上是文人、是開國功臣,但是沒有武人的勢力,也因為這樣,招安海盜集團雙嶼島成為其勢力變為相當重要的一環,這支武力也是培育「潛龍密諜」的搖籃;這兩支力量是夏潯在官場上競爭的主幹。
派系
想要加官晉爵,就要找個好老闆, 而跟對了老闆,保證讓你職場嚇嚇叫。但是,當老闆遇到困難的時候,誰要來幫忙解決呢?當然是臣子應當為君分擔憂勞阿!不然各朝代設那麼多官位在做啥?只是,當老闆要處裡的對象是與老闆平級,甚至更高級,要如何處裡。好在先人睿智,早在秦代就已提出「合縱」與「連橫」之法,更白話一點,就是在某體制框架下鬥來鬥去,還可以打著許多「正義」的大旗,從古至今,這樣的現象一再重演,宋代的文人掌國之大權、美國的兩黨惡鬥、台灣許多的意識形態之爭,都是一個字「鬥」,而且,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書中的文武鬥爭是因爭奪太子之位而起,朱棣的長子與次子在爭奪太子之位,爭位的是兩位兒子,鬥的卻都是下面的鷹犬;而且只要一有疏失,就是落得滿門抄斬之勢。鷹犬中也是有大有小,小的自然會被授意建言、發聲,用意是在測測風向,免去天威難測之風險,這樣的人,是顆棋子,可以一步富貴,更可一日入墳。派系就是這樣的可怕地方!
一直以來,一直覺得小說之所以好看,是因為類型非為幾大派:
一、寫實
二、一般人做不到的事
三、幻想 (哈哈哈)
最後,來看現代的錦衣衛吧!
還是客倌比較愛這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