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買新的相機等產品時,我們第一做的事情一定是打開Google、Amazon來找看看最多人推薦的產品與最好的價格,或是直接到電商的網站來做選擇;但是,我們一點都不希望這類的資訊來佔據我的的交友訊息流。
原文鍵捷
在社群媒體中做銷售,很少會去思索其與平常購物決策流程的差異。Social commerce的優勢是在於(discovery-driven impulse purchase)衝動性購買,至於商品與服務方面,我們不見得希望他們來打擾我們,除非很幸運的,那是你要的商品,這時候,就會按下購買鍵。
這類的消費行為在線下零售商相當常見,根據零售公會POPAI的報告顯示,impulse purchase佔據2011年的55%。
這下問題來了,我們如何改善(How can we optimize for social discovery-driven impulse purchases?)
大部分的社群(Social discovery)發現要透過兩種面向: 一、透過自發性的分享聯結,二、讓人產生討論以維持聯結的新鮮度。為了維持商品的傳播力度,要確保很多人有分享這則資訊與創造製造商的互動以免訊息被淹沒;當訊息散播強之後,自然能誘發購買行為。
圖的最上Listen部分,是消費者會熱情的推銷產品到訊息流的狀態。當線條越往下降時,消費者的參予度就會下降,漸漸的由自發性的分享行為,變為只按"讚"、"Want"、"Own",隨著消費者的反感越強,他越不願意分享。
下面會分為三個部分來介紹
Frictionless Mechanisms
用戶也許不會介意讓他的朋友知道正在聽什麼音樂,但是,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像是音樂一般樂意和人分享,就算是熱門大站Huffington也只有28%的分享率。
當商業的元素進來之後,消費者更不願意分享,例如正在找朋友的禮物之時,卻也分享所有的選擇給朋友知道。
Lightweight Mechanisms
當消費者不願意分享與談話時,按下Like鍵是他們的選擇之一,至是,這在商業界中所代表的意義太廣,並無法判定其心中所想;因為如此,出現了"Want"鍵。
Inten-Base Mechanisms
為了更精確的知道消費者對於商品的想法,右下方的三個鍵"Want"、"Buy"、"Own"出現的三大理由:
一、"Wanting" 想要就是購買前的第一步
二、相較於分享,這可以減低消費者的反感
三、按下Want好像是與人在討禮物
研究指出Lightweight,第二種最好
原文鍵捷
數位時代翻譯